申請bim工程師的自我評價bim工程師一月多少錢
有的企業不掙錢,可能是可恥的。
比如說,曾經喧囂一時的很多O2O企業,前幾年里面,很多O2O企業,給大家免費的送早餐,送水果,上門提供各種免費的洗衣服務、按摩服務,上門洗車,最后你發現,所有的這些服務,都違背了商業的一個本質,也就是說,它提供的人越多,它的成本越高。當然確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社會價值,讓CPI比較高的那幾年,在北上廣深的人民充分感受到了VC對消費者的好處,我們體驗了很多這種補貼。但是一旦補貼消失,一旦沒有補貼,這些服務就沒有用戶再進行認可。
再舉個例子,包括手機行業,最近也有很多爭論,最近有很多口水戰,包括智能硬件,但是曾幾何時,包括我自己也有這種誤區,也覺得硬件也可以免費,甚至有的企業更加極端,他們甚至硬件都可以虧本,每賣一臺手機,可能要虧300-500塊錢,拼命追求銷售額,拼命追求產量,但是最后的結果,如果是這么大的免費,或者虧損,導致你通過任何互聯網服務,導致任何用戶群的增加,你無法真正地去建立一個可以有營收的商業模式,智能硬件產業、手機產業出現了很多企業,做得越大,虧損越嚴重,這個我覺得都是對商業本質的一個違背。
周鴻祎表示,“所以,這是我聽了王先生的演講,我想補充一下, 有的企業不掙錢,我覺得是光榮的,他可以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但是有的企業不掙錢,可能是可恥的,因為他違背了商業的基本發展規律。”
打造互聯網品牌,除了要有一個堅實的商業模式作為基礎之外,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好的產品。在互聯網上有很多的爭論,比如說做互聯網品牌是不是靠炒作,是不是靠領導人的妙語連珠,是不是靠大規模的投入廣告,是不是靠大量的PPT,是不是靠大量的頻繁的新聞發布會。事實證明,這些都不是創造互聯網品牌的真正的策略,它可能是一種企業宣傳的戰術。
以下為王健林演講全文:
尊敬的楊社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我也是第二次參加這個品牌論壇了。上一屆我專門演講主題就是對品牌的我的理解,今天就換一個題目,講講企業。
今天我發言的題目就是“企業的價值”。企業和品牌可以說具有一致性,品牌也是企業的,企業和品牌也差不多,但是有差異。所以今天我專門講講企業的價值。中國現在有1000多萬家企業,全球可能幾億家企業了,幾千年來,這個企業生生死死,不斷有人在注冊,有人在注銷。這么多企業,人們為什么要搞企業,這就是一個我們要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什么要搞企業啊?我覺得搞企業無非就是追求企業賺錢,企業有價值。企業價值究竟有那些價值呢?因為今天時間關系,我就簡單談三點。
第一,企業的存在價值。
就是這個企業注冊了,肯定企業就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生產經營活動就要提供產品,產品可能是有形的產品,也可能是無形的服務的產品,但是總而言之要提供產品。這個企業存在就有一定的價值,這個價值需要是合理的價值,怎么叫合理呢?
我覺得兩點,一是它的產品是合格的,就是你這個企業存在,雖然黑格爾講過,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是不一定,有的企業的存在,我覺得可能對社會是一種傷害,它生產不合格的產品,假冒偽劣,這就不合理,它就不一定有存在的價值。所以,第一首先要生產合格的產品。
第二點,就是企業一定要盈利。 企業不賺錢,應該說是不道德。作為一個企業和企業家,一定要使企業賺錢。 如果不賺錢,企業是負的,持續的靠股東投入,這樣的企業,第一,不能夠持續存在,再一個,其實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以前,一段時間里面,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 企業不賺錢,持續地講一個故事,企業存在就是靠股東持續的投入,居然企業還可以把泡吹得很大,估值還很高,很多這樣不賺錢的企業還能上市,上市又持續多年還繼續在存在,這都是不合理的。
第二,企業的市場價值。
第一點,企業價值的核心是市場價值。企業是有價值的,價值評價標準是多樣的,多個體系的,各種各樣評價體系,但是最中心、最核心的就是市場價值,就是市場對企業的估值和評價。當然了,這分兩個方面, 對公眾公司來說,這好理解,企業價值就是市值,股票多少錢,漲了跌了,當然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對企業利潤和存在、發展目標的合理的估值,當然也有極個別的通過做莊拉高估值,但是總體來說,市場價值是最合理的一種對企業價值評估的方式。這是最合理的,對公眾公司來講。
私人公司有沒有價值呢?不上市,怎么叫市場價值?私人公司不上市,也是有市場價值的。這個市場價值體現在哪里呢?一個, 體現在你的公司有人給你投資,愿意投資,現在也有很多私人公司不斷地被收購,創造好的商業模式,創造好的產品,被別人收購,或者不被別人收購,持續給予投資,這天使基金、私募基金,還有很多很多這樣各種各樣的基金是怎么存在的,也愿意有人投資,就是有人愿意給你投資,或者說銀行愿意借錢給你,這都證明你企業有合理的市場價值,所以說,企業的價值,核心,我認為是市場價值。
第二點,在企業價值當中,不以銷售額的大小作為價值導向。現在在市場上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價值導向,就是企業不是以利潤和市值作為它追求的目標,而是單純追求銷售額的大小。
財富有一個榜,我們中國人翻譯的是極其不標準,叫五百強,這是極錯的,其實財富公布的就是收入的大小,應該叫500大。這個大和強有聯系,但不是因果關系,大不一定強。以銷售額為核心,我舉一個最典型例子,十多年前,世界五百強的第七名,銷售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的美國安然公司,因為被揭露出來財務造假,三個月之內這個公司就破產。
我就在想,一千多億美元收入的公司,出一點點危機,連半年都沒有過去就破產了。所以, 銷售收入不能作為企業家的導向。
100億收入有一個利潤,和10個億收入有一個利潤,哪個公司更有價值呢?顯然后者更有價值,因為收入少,利潤高,說明這個公司的利潤率高,利潤率高就說明公司的產品有競爭性。這個公司一旦在保持利潤率不變的情況下,把收入做上去了,公司加利潤就做上去了,而不是像現在有的做企業,一強調就是我的收入多少多少,這都是完全錯誤的, 我覺得不以銷售收入為價值導向,和我們當前總書記提倡的不以GDP為主要政府追求導向,應該是一致的,都是這個關系。企業就是應該追求價值導向,價值導向核心當然是利潤導向,也包括產品創新等等。
第三,企業的社會價值。
企業價值是分很多層次的。我剛才已經論述了,有存在的價值、市場的價值,但企業追求或者說企業發展的最高層次是社會價值。
這個社會價值分三點,第一點,做到企業發展的目標就是企業發展的取向和目標,和人民群眾,和政府,和社會的發展目標相一致。就是企業朝哪個方向發展,和社會目標是一致的。比如說現在社會極力提倡環保,我這個企業發展就應該發展環保型的產品,或者說在發展利潤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現在提倡增加人民收入,那企業發展的取向或者企業發展方向就是增加員工的收入,企業發展的成果盡可能讓員工分享等等,還包括很多方面,總而言之,我理解,首先一點,企業的目標取向、價值取向和社會是一致的。
第二點,企業的利潤的訴求和群眾、政府也是一致的。企業肯定是逐利的,怎么逐利呢?你這個利潤,你的利潤來源或者你的利潤的目標,是和人民群眾,和政府的,相吻合。這三者能吻合,這個企業追求的利潤就是很合理的,而且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比如說,也算是賣個小廣告,自吹自擂一把,前些年萬達廣場,還有現在我們正在大力發展萬達城,為什么都是各地政府紛紛上門來邀請呢?我們現在所有項目都來自邀請,后來我就想,為什么我的項目受歡迎呢?而且到各地去,還能獲得比較好的條件。其實我想了半天,就是我們設計的產品,我們追求的這個利潤,它和老百姓、和政府追求的利益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利益方向是吻合的。比如發展一個萬達廣場,在群眾來講,他的訴求就是生活方便、幸福指數、就業,一個廣場一發展,生活方便了,甚至個別地區是超前提供了老百姓的需求。在需求導向上超前了,文化娛樂需求增加了,他很高興,就業也增加了。對政府的訴求為什么也是吻合呢,利潤吻合呢。比如政府稅收,一個項目,不像一般的地產項目,就像一棵樹砍了就沒了, 我們這個項目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每年都有,而且持續上升。稅收有了。
還有一個,我們這個項目去,比如多了一個廣場,更不用說萬達城了,就帶動了周邊的發展, 周邊的土地價值也升值了,可能也帶動交通的發展,老百姓住宅相對來講也都升值了,物業升值了。所以,政府也有好處。我們當然有好處了,發展得快,獲得了利潤率就比較高。現在可能我們也是中國這個行業當中,剛剛退市,在之前萬達也是上市公司,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利潤率,應該說也是最高的。這個利潤率很高,并且還高興,還愿意,這就說明我們這個利潤訴求是三者吻合的。
第三點,社會的評價是良好的。既然追求企業價值的最高層次是社會價值,那就是社會的評價和企業自我評價相一致,不能說自我感覺良好,我老是說我自己是企業公民,我是社會企業。不管是群眾還是輿論,都嗤之以鼻,這就不行了。所以,追求社會企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社會評價是良好的,社會認為這個企業的存在,這個企業的發展,對社會有貢獻,大家喜歡,就愿意支持你。
因為時間關系,我就簡單地說到這里。總而言之,我覺得中國企業,當然,可能我所站的位置,我發展的這個企業的體量和歷史使我們現在企業的認識可能有所不同,對于初創企業,對于發展中間的中小企業可能不一定能夠談得到把社會企業作為它發展到現階段的目標,但是我認為,不管是什么樣的企業,初創企業、中小企業還是大企業、特大企業,它的終極目標都應該是成為社會企業。如果中國的企業大多數能這樣做,我們國家可能就會發展得更好,社會更安定,百姓更幸福。謝謝大家。
轉載協議更新,回復 授權 查看,否則一律舉報。
廣告投放QQ:1814385214 投稿:tg@wallstreetcn.com
↓↓↓歡迎和你的朋友分享、點贊!
免責聲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權。 請來信指出,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鏈接:http://m.w-link.com.cn/bim/26765.html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