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試題及答案詳解視頻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試題
二建建筑工程與實務練習題
1.關于施工現場安全用電的做法,正確的是( )。
A.所有用電設備用同一個專用開關箱、
B.總配電箱無須加裝漏電保護器
C.現場用電設備10臺,編制了用電組織設計
D.施工現場的動力用電和照明用電形成一個用電回路
2.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填充( ),應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強度等級比原結構強度提高一級,并保持至少14天的濕潤養護。
A.后澆帶
B.施工縫
C.預留帶
D.連接帶
3.先開挖基坑中間部分的土,周圍四邊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的土方開挖方式是( )。
A.放坡挖土
B.墩式挖土
C.盆式挖土
D.逆作法挖土
4.在建筑幕墻預埋件安裝的技術要求中,為保證預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可靠性,連接部位的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 )。
A. C15
B.C20
C.C25
D.C30
5.根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要求屬于I 類的是( )。
A.辦公樓
B.圖書館
C.體育館
D.學校教室
6.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符合的規定有( )。
A.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 N/rri2
B.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
C.在澆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水泥漿(可摻適量界面劑)或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D.混凝土應細致搗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E.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應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可以允許
7.關于有防水要求的建筑樓地面的做法,正確的有( )。
A.地面設置防水隔離層
B.樓層結構采用多塊預制板組合而成
C.樓層結構混凝土采用C15混凝土
D.樓板四周做200 mm高的混凝土翻邊
E.立管、套管與樓板節點之間進行密封處理
8. 案例分析題
【背景資料】
某辦公樓工程,地下1層,地上12層,總建筑面積25 800m?2;,上部框剪力墻結構,基礎為筏板基礎,埋深5.5 m,基礎底板混凝土厚1 500 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采取整體連續分層澆筑方式施工。建設單位與某施工總承包單位簽訂了施工總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約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將裝飾裝修工程分包給了符合資質條件的專業分包單位,基坑支護工程委托有資質的專業單位施工。主體結構選擇有相應資質的A勞務公司作為勞務分包,并簽訂了勞務分包合同。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專業分包單位在基坑支護施工前編制了基坑支護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方案經施工總承包單位項目經理簽字后即由專業分包單位組織了施工。
事件2:基坑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采用真空井點降水。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采取必要技術措施,減少對周圍道路和建筑物的影響。
事件3:底板混凝土施工中,在混凝土澆筑完12小時內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保溫保濕養護,養護持續7天。養護至72小時時,測溫顯示混凝土內部溫度70℃,混凝土表面溫度35℃。
事件4:結構施工到10層時,工期嚴重滯后。.為保證工期,A勞務公司將部分工程分包給了另一家有相應資質的B勞務公司,B勞務公司進場工人100人。因場地狹小,B勞務公司將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工人上崗前,項目部安全員向施工作業班組進行了安全技術交底,雙方簽字確認。
事件5:在竣工驗收時,建設單位要求施工總承包單位和裝飾裝修工程分包單位將各自的工程資料向項目監理機構移交,由項目監理機構匯總后向建設單位移交。
問題:
1.指出事件1中施工單位的做法是否妥當?為什么?
2.施工單位可采取哪些技術措施減少降水對周圍道路和建筑物的影響?
3.指出事件3中底板大體積混凝土養護的不妥之處,并說明正確做法。
4.指出事件4中的不妥之處,并分別說明理由。
5.事件5中,建設單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資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當?并給出正確的做法。工程資料可分為哪幾類?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及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 kW及以上者,應該編制用電組織設計。
(2)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以下或設備總容量在50 kW以下者,應制定安全用電和電氣防火措施。
(3)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必須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
(4)施工現場的動力用電和照明用電形成兩個用電回路。
(5)總配電箱(配電柜)中應加裝總漏電保護器。
2.A
【解析】填充后澆帶,可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強度等級比原來高一級,并保持14天的濕潤養護。后澆帶接縫處按施工縫的要求處理。
3.C
【解析】盆式挖土:是先開挖基坑中間部分的土,周圍四邊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采用盆式挖土方法可使周邊的土坡對圍護墻有支撐作用,有利于減少維護墻的變形。其缺點是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運,需集中提升后裝車外運。
4.B
【解析】為保證預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可靠性,連接部位的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5.D
【解析】I類民用建筑工程:住宅,醫院,老年建筑,幼兒園,學校教室等;(老人,小孩,家)。Ⅱ類民用建筑工程:辦公樓,商店,旅館,文化娛樂場所,書店,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廳,理發店等。
6.ABCD
【解析】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
7. ADE
【解析】(1)地面設置防水隔離層。
(2)樓層結構必須采用現澆混凝土或整塊預制混凝土板。
(3)樓層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
8. 案例分析題
1.不妥當。專業分包單位編制的基坑支護工程專項施工組織方案經由施工總承包單位項目經理簽字后即由專業分包單位組織施工不妥。本工程基坑深度大于5m,基坑開挖、支護與降水專項方案應當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及相關專業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確認,并且組織專家論證,報總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方能執行。
2.事件2中,施工單位可采取的技術措施有:(1)采用回灌技術。(2)采用砂溝、砂井回灌。(3)減緩降水速度。
3.事件3中底板大體積混凝土養護的不妥之處及正確做法。
(1)不妥之處:混凝土保濕養護持續7天。
正確做法:保濕養護持續時間不少于14天。
(2)不妥之處:養護至72小時時,測溫顯示混凝土內部溫度70℃,混凝土表面溫度35℃。正確做法:混凝土里表溫差不能大于25℃。
4.事件4中的不妥之處及理由。
(1)不妥之處:A勞務公司將部分工程分包給了另一家有相應資質的B勞務公司。
理由:勞務作業承包人必須自行完成所承包的任務。
(2)不妥之處:B勞務公司將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
理由:在建工程不允許住人。
(3)不妥之處:項目部安全員向施工作業班組進行了安全技術交底。
理由: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負責人)向施工作業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4)不妥之處:雙方簽字確認。
理由:應由交底人、被交底人、專職安全員進行簽字確認。
5.建設單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資料移交的要求不妥當。
正確的做法:分包單位將自己的工程資料移交施工總承包單位,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匯總整理后移交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的工程資料單獨整理移交建設單位。
工程資料可分為工程準備階段文件、監理資料、施工資料、竣工圖和工程竣工文件5類。
>>>恒健教育2016年二建考試考前培訓班火熱招生中!
咨詢熱線:400-8828-985,025-85348818
免責聲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權。 請來信指出,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鏈接:http://m.w-link.com.cn/erjian/23570.html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