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二級建造師考試機電實務高頻考點整理
距離2019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已不足一周,不知道大家都復習的如何了?為了幫助大家在最后幾天內能夠高效的復習,小編結合歷年二級建造師考試真題及2019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新教材整理了二級建造師《機電實務》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考點,希望考生能夠抓住考試核心考點,有側重的進行復習,早日攻克二建考試。
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技術
考點一、機械設備安裝的一般程序
施工準備→設備開箱檢查→基礎測量放線→基礎檢查驗收→墊鐵設置→設備吊裝就位→設備安裝調整→設備固定與灌漿→零部件清洗與裝配→潤滑與設備加油→設備試運轉→工程驗收。
考點二、設備開箱檢查
(1)箱號、箱數以及包裝情況;
(2)設備名稱、規格和型號,重要零部件還需按質量標準進行檢查驗收;
(3)隨機技術文件及專用工具;
(4)有無缺損件,表面有無損壞和銹蝕;
(5)其他需要記錄的事項。
考點三、設定基準線和基準點遵循原則
1)安裝檢測使用方便;
2)有利于保持而不被毀損;
3)刻劃清晰容易辨識。
考點四、永久基準線和基準點的設置要求
(1)在較長的安裝期間和生產檢修使用時,需要長期保留的基準線和基準點,則應設置永久中心標板和永久基準點,最好采用銅材或不銹鋼材制作,用普通鋼材制作需采取防腐措施。
(2)永久中心標板和基準點的設置通常是在主軸線和重要的中心線部位,應埋設在設備基礎或現澆樓板框架梁的混凝土內。
(3)永久中心標板和基準點的設置必須先繪出布置圖,并對各中心標板和基準點加以編號,由測量人員測量和刻線,并提交測量成果。記錄有實測結果的永久中心標板和基準點布置圖,應作為交工資料移交給建設單位保存和存入檔案。
(4)對于重要、重型、特殊設備需設置沉降觀測點,用于監視、分析設備在安裝、使用過程中基礎的冷化情況。
考點五、墊鐵的設置要求
(1)每組墊鐵的面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用規范》的規定。
(2)墊鐵與設備基礎之間的接觸良好。
(3)每個地腳螺栓旁邊至少應有一組墊鐵,并設置在靠近地腳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4)相鄰兩組墊鐵間的距離,宜為500-1000mm。
(5)設備底座有接縫處的兩側,各設置一組墊鐵。
(6)每組墊鐵的塊數不宜超過5塊,放置平墊鐵時,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間,墊鐵的厚度不宜小于2mm。
(7)每組墊鐵應放置整齊平穩,并接觸良好。設備調平后,每組墊鐵均應壓緊,一般用手錘逐組輕擊聽音檢查。
(8)設備調平后,墊鐵端面應露出設備底面外緣,平墊鐵宜露出10-30mm,斜墊鐵宜露出10-50mm,墊鐵組伸入設備底座底面的長度應超過設備地腳螺栓的中心。
(9)除鑄鐵墊鐵外,設備調整完畢后各墊鐵相互間用定位焊焊牢。
考點六、設備安裝調整
(1)設備找平
1)設備的水平度體現機械本身精度和產品加工精度,也是設備運轉平穩、磨損均勻、延長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
2)安裝中通常在設備精加工面上選擇測點用水平儀進行測量,通過調整墊鐵高度的方法將其調整到設計或規范規定的水平狀態。
3)有部分設備水平度要求是以垂直度來保證的。
4)有部分設備或部件需要按一定的斜度要求處于傾斜狀態,由度量水平的差值計算或是借助于專用斜度規、角度樣板間接檢測。
(2)設備找正
1)設備的位置度體現生產連續性、自動化和產品精密程度,也是設備系統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
2)安裝中通過移動設備的方法使設備以其指定的基線對準設定的基準線,包含對基準線的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軸度要求,即通常所說的中心線調整,從而使設備的平面坐標位置沿水平縱橫方向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
3)常用設備找正檢測方法:鋼絲掛線法,檢測精度為1mm;放大鏡觀察接觸法,檢測精度為0.05mm;導電接觸訊號法,檢測精度為0.05mm;高精度經緯儀、精密全站儀測量法可達到更精確的檢測精度。
(3)設備找標高
1)通過調整墊鐵高度的方法使設備以其指定的基線或基面對準設定的基準點,即通常所說的標高調整,從而使設備的位置沿垂直方向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
2)設備找標高的基本方法是利用精密水準儀由測量專業人員通過基準點來測量控制。
(4)設備找平、找正、找標高的測點
一般選擇在下列部位:設計或設備技術文件指定的部位;設備的主要工作面;部件上加工精度較高的表面;零部件間的主要結合面;支承滑動部件的導向面;軸承座剖分面、軸頸表面、滾動軸承外圈;設備上應為水平或鉛垂的主要輪廓面。
考點七、設備試運轉
(1)安裝后的調試包括:潤滑、液壓、氣動、冷卻、加熱和電氣及操作控制等系統單獨模擬調試合格。
(2)設備單體試運轉的順序是:先手動,后電動;先點動,后連續;先低速,后中、高速。
(3)無負荷聯動試運轉應按設計規定的聯動程序進行或模擬進行。
(4)負荷聯動試運轉應按生產工藝流程進行,但可以從沒有任何電氣聯動、聯鎖的環節處分段。
考點八、影響設備安裝精度的因素
1、設備基礎
設備安裝調整檢驗合格后,基礎強度不夠,或繼續沉降,會引起安裝偏差發生變化。
2、墊鐵埋設
墊鐵承受載荷的有效面積不夠,或墊鐵與基礎、墊鐵與墊鐵、墊鐵與設備之間接觸不好,會造成設備固定不牢,引起設備安裝位置發生變化,也可能導致設備振動超標的現象發生。
3、設備灌漿
地腳螺栓預留孔一次灌漿、基礎與設備之間二次灌漿的強度不夠、不密實,會造成地腳螺栓和墊鐵出現松動,引起設備安裝位置發生變化。
4、地腳螺栓
地腳螺栓緊固力不夠,安裝或混凝土澆筑時產生偏移而不垂直,螺母(墊圈)與設備的接觸會偏斜,局部還可能產生間隙,受力不均,會造成設備固定不牢引起設備安裝位置發生變化。
5、測量誤差
測量誤差對安裝精度的影響主要是儀器精度、基準精度。選用的測量儀器和檢測工具精度等級過低,劃定的基準線、基準點實際偏差過大,測點部位選擇不當,會導致設備安裝誤差超過允許偏差范圍。
6、設備制造與解體設備的裝配
7、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對安裝精度的影響主要是設備基礎溫度變形、設備溫度變形和惡劣環境場所。
8、操作誤差
考點九、設備安裝精度的偏差控制
(1)偏差控制要求:有利于抵消設備附屬件安裝后重量的影響;有利于抵消設備運轉時產生的作用力的影響;有利于抵消零部件磨損的影響;有利于抵消摩擦面間油膜的影響。
(2)補償溫度變化所引起的偏差。機械設備安裝通常是在同一環境溫度下進行的,許多設備在生產運行時則處在不同溫度的條件下。
(3)補償受力所引起的偏差。機械設備安裝通常僅在自重狀態下進行,設備投入運行承載后,安裝精度的偏差有的會發生變化。
(4)補償使用過程中磨損所引起的偏差。裝配中的許多配合間隙是可以在一個允許的范圍內選擇的,
(5)設備安裝精度偏差的相互補償。連續生產機組是由許多單體設備組成的,在安裝中將各個單體設備安裝的允許偏差從整個機組考慮,控制其偏差方向,合理排列和分布,不產生偏差積累,而是相互補償的效果,對機組的運行是很有益的。
以上便是小編整理的有關2019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機電實務的高頻考點,越是到最后的沖刺階段,復習時便越要有目標、有重點的復習。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權。 請來信指出,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鏈接:http://m.w-link.com.cn/erjian/3491.html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