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監理?
一個執行機構或執行者,依據準則,對某一行為的有關主體進行督察、監控和評價,守“理”者按程序辦事,違“理”者則必究;同時,這個執行機構或執行人還要采取組織、協調、控制、措施完成任務,使主辦人員更準確、更完整、更合理地達到預期目標。
“監理”一詞,可理解為名詞,也可理解為指一項具體行為的動詞。其英文相應的名詞是supervision,動詞是supervise。由此可見,監理是一外來組合詞,
妨拆開“監理”這兩個字,進行分析。“監”是監視、督察的意思。《詩·小雅·節南山》就有:“何用不監。”“監”是一項目標性很明確的具體行為,進一步延伸的話,它有視察、檢查、評價、控制等 糾偏、督促實現目標 。“理”可從幾個方面進行理解。首先,是一個哲學概念,通常指條理、準則。如戰國韓非子認為:“理者,成物之文(指規律)也”;其次,“理”通“吏”,是一個官員或執行者。
以此引申“監理”的含義,可表述為:以某項條理或準則為依據,對一項行為進行監視、督察、控制和評價。當然,這是由一個執行機構或是一執行者來實施的行為,這個機構或人也可以稱作“監理”。而“疏理”側重于對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等的從中疏理、實現目標的意思。
免責聲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權。 請來信指出,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鏈接:http://m.w-link.com.cn/jianli/4142.html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