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四級網絡工程師試題結構計算機四級網絡工程師知識點
納米人官網:www.nanoer.net
SERS交流群:529847278
多相催化交流群:256363607
研究納米催化劑表界面信息,是指導催化劑設計的重要手段。拉曼光譜可以檢測催化劑表面物種信息,但是普通拉曼技術信號太弱,必須經過拉曼增強才能檢測到衡量物種。
問題在于:具有拉曼增強技術的幣族金屬往往容易和催化體系發生作用,干擾檢測結果。
有鑒于此,廈門大學李劍鋒教授、陳秉輝教授以及傅鋼教授等人基于SHINERS技術,進一步發展了一種衛星結構的SHINERS-納米催化劑復合材料,實現了對納米催化劑表面催化過程的原位動態研究。
圖1. SHINERS-satellite結構原理示意圖
這種SHINERS-satellite結構材料的主要優勢在于:超薄無針孔的惰性SiO2殼層杜絕了反應體系對Au內核的干擾,并且,不會與表面的納米催化劑之間進行電荷傳遞,使檢測信息放大而又真實。
圖2. 各種SHINERS-satellite結構材料
基于這種SHINERS-satellite結構材料,研究人員原位考察了PtFe納米催化劑(低溫)和Pd納米催化劑(高溫)表面的CO氧化過程,發現:
1)在PtFe體系中,Fe中心起到弱化Pt-C鍵和活化O2的作用,使得CO氧化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機理。
2)在Pd體系中,直到CO開始脫附,活性O2物種才出現,導致反應Eley-Rideal機理。
圖3. SHINERS-satellite原位研究PtFe表面CO氧化過程
圖4. SHINERS-satellite原位研究Pd表面CO氧化過程
聲明:
1. 本文版權歸納米人工作室所有,公眾號和媒體轉載請與我們聯系!(QQ/微信:1550304779)
2. 因學識有限,難免有所疏漏和謬誤,懇請批評指正!
3. 本文主要參考以上或以下所列文獻,圖文和視頻僅用于對相關科學作品的介紹、評論以及課堂教學或科學研究,不得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Hua Zhang, Gang Fu, Bing-HuiChen, Jian-Feng Li et al.In situ dynamic tracking of heterogeneousnanocatalytic processes by shell-isolated nanoparticle-enhanced Ramanspectroscop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544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5447
免責聲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權。 請來信指出,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鏈接:http://m.w-link.com.cn/jiegou/29733.html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