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通過一建民航機場考試的考試心得(供2018考生參考)
民航一建考試回顧
讓人非常糾結的民航一級建造師考試終于通過了,回想這一路走過來的考試歷程,真是感慨良多。之前周圍有的同事也都在報考這個,有過一些血淚史,所以一直覺得是件距離自己很遙遠的事。2016年5月出差的路上和同事聊起了考試,他說一建考試完全就是文科考試,只要你背就行。我雖然是理科生,但自我感覺文科學得不錯,所以決定試一試。到了2016年的6月27號決定買書,8月份才報上名(那年的報名公告7月底才出,之前謠言四起,說是要取消考試呢)。從拿到書到9月24日考試不足三個月,要考四本書,而且從來沒接觸過,還真是有難度啊。但是考過的同事說,這是文科只要按照考試的套路去復習就一定能通過。秉承這個信念,我就從7月初起開始學習。
首先要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通過考試必然要了解學習方法和考試套路。怎么樣學習呢,第一步就是選擇課件。我的同事通過了市政一建。他告訴我:公共課不要看別的就到網上去聽課件,免費的課件即可,而且就把住一個老師的課件聽,兩周時間就能把一門給過了。我按照他所說的,在網上下載了幾位老師的課件,基本上按照兩周一門的速度過了三科。所謂兩周一門就是在保證正常上班的情況下,晚上每天回家學習兩到三個小時,周日周六每天學習八個小時。課件聽了兩遍,一邊聽一邊劃書,然后又將最近六年來的考試真題做了兩遍(真的就是兩遍,不是虛指),這樣順利地通過了公共課的考試。我對公共課講課的老師不甚了解,工程經濟選擇的是梅世強,管理聽的是朱俊文,法律聽的是陳印。陳印講得真是好,跟聽段子似的。因為我下載的全是免費的,應該都是2014年2015年的課件,但是聽這些對我2016年的考試,沒有什么影響。
至于民航實務這一塊兒就是完全沒有套路了。因為連歷年的考試題都收集不齊,更何況課件兒呢,這方面的資料真是少之又少。因為我是做民航設備的,對民航工程略有了解,市面上的書還真就沒有特別合適的輔導資料。好不容易通過別的渠道知道有一個民航大學的馬海新老師,但是得來的資料全都是在課堂上的現場錄音,聲音非常嘈雜,根本聽不清講什么,還經常能聽見開門喝水翻書以及窗外汽車的聲音。所以民航這塊就只能是看書,我同事說書看了六遍就能過,但是那本書真的是看不下去,尤其不喜歡里面講的場道,這一塊完全是不了解,所以書大概也只看了兩遍。把歷年的考試題能搜集到的做了一遍又看了一遍,大概用了六周左右的時間,這個六周也仍然是在正常上下班情況下的六周。到了九月份考試的時候我學習的時間還不到三個月,好在方法正確順利地通過了三門公共課,但是實務課只考了85分,沒過。
我覺得自己對場道、空管什么都不懂的情況下考了85分已實屬不易,覺得離成功已經很接近了,所以第二年再戰的時候,決定還是過完年再開始復習吧。剛開始復習的時候也沒太著急,先從外圍入手,在亞馬遜上買了幾本專業相關的書籍,比如機場施工組織與管理、機場工程概論等,一共買了三本書。每本書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劃劃重點,雖然我不認為這些對考試的幫助很大,但是對我理解專業知識還是有幫助的。
鑒于2016年的考試非常的偏弱電,我自以為一定是從機電專業的教材中出了很多題,于是從2017年的6月份開始拿了本一建機電的教材開始看。每天早晨早到單位看一個小時左右,大概看了一個月終于看完了,看完之后給我的感覺是除了增加點兒信心之外,沒有什么幫助,而所謂的信心就是在考試中遇到弱電題的時候就知道這個題是不是原來教材上講過的,不至于心發慌,后悔說哎呀我當時為什么不看看一建機電的教材,如果看的話,說不定就能碰到這個知識點呢。其實民航考試跟機電真沒什么大關系,即使是弱電的題。
在學習期間我關注的主要論壇就是大家論壇,這里有一些資料,我下載了,但是都是零零碎碎的也不太全面,還有很多重復的資料我也懶得對比梳理以至于后來根本沒看。7月中旬在論壇里看到一個帖子推薦了李玥希老師,并且這個帖子中與其他的課程做了對比,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在淘寶上試聽了幾節課,覺得還不錯,至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歸納和總結來說是有幫助的,于是在7月13號的時候就買下了這個課件。這個課件,我以正常的速度看了一遍,每天下班兒回家大概看一到兩講,全部看完之后又以1.4倍速又看了一遍。在第二遍看的時候就開始穿插做歷年的考試題。每天做一套。直到全部做完再聽李老師對于真題的講解。李老師的真題講解出來的也比較晚,9月初吧,正好和我做題的節奏相符。
李老師課件的最大特點就是把零散的知識點總結成一張表或者是幾句話,這個還是很有用的。我把關鍵的部分拍照打印,裁剪之后貼到對應的章節上。這樣復習起來的話,就不必拿著書對照課件看了,所以我的書,到后來成了厚厚的一本,而且書里面也是各種顏色都有。橘色的屏光筆是我標注的名詞或者問題題干,對應的名詞解釋或者問題的答案,我一般使用綠色的熒光筆標注,李老師講的重點問題,我用紅色的簽字筆在空白地標注,如果是另外一個老師,比如說馬海新或者魏麗娜所強調的重點,我會用藍色圓珠筆標注,這樣下來我就能把各個老師的重點總結一下,看看這些老師所講的有沒有什么交集。2017年教材的新增部分我也經過與2016版的比對后都在書上標注了,以為必考,實則不然。馬海新的課件,我也是聽的尚都群里發的那個,大概也就是聽了一遍。魏麗娜的課件聽一遍都不到,后來也就放棄了,因為我覺得跟考試聯系的不密切。根據書上的知識點,我還總結了一本簡答題,全是手寫的,臨考前背了兩遍,基本都記住了,可惜考試基本未涉及,全當為我增加信心了。因為我的工作性質,上班時間不能學習。那么我除了下班之后回家坐在電腦前學習之外,再就是周六周日有些時間可以聽聽課件,做做卷子,背背題這樣。剩下的時間我能擠出來的就是上下班路上的時間了。上下班,我把課件的音頻導進手機里,每天上下班兒都聽一聽。其實我在第一年考試的時候也聽過徐田坤的音頻,雖然講得極其差,但是我認為聽一聽就當幫我念書了自己也有個印象。民航的實務,雖說資料少,但是如果真的深入到這個圈子里來,會發現還是有很多資料的,但是這么多的資料根本就沒有精力去分辨去學習,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緊緊的抓住課本和歷年的考試真題,能把課本知識點理解,最終呢憑借自己對這些知識的融會貫通,才能去迎接考試。和教材配套的習題集到是買了,也做了一遍。個人感覺只是對某個知識點的鞏固,達不到融會貫通。畢竟習題都是配在每個小章節下面,只對應本章節的內容,非常局限,所以趕不上后來尚都出的練習題。綜上,我耗費了很多精力和時間看的書抄的筆記都沒什么用,最有用的就是李老師的課件和歷年真題(教材沒怎么細看,都是按照課件劃的,規范也沒看,一點記不住。)
加入尚都的學習群有兩個好處,第一呢,是買了課件大家可以在群里對課程內容進行交流;第二呢,就是相互之間能有一個激勵。看到同學們都在認真努力地學習,有問必答,而且答得那么精準,對自己也是一個壓力。我雖然在群里不怎么發言,但是受到這種氣氛的感染和鼓勵,每天也在堅持學習,并且把群里那些學習好的同學全都作為自己努力學習的目標,希望和他們一起順利地通過考試。
考試前幾天我也聽了李老師關于考前準備的那一講,覺得說得每一點都很實用,包括調整作息時間不再安排午睡等等。考試的時候看到題目覺得挺簡單,但是答起來還真有點下不去筆,我所能唯一采取的策略就是想到什么全都寫上去滿滿的,12頁答題紙全都被我寫滿了。為了防止寫錯位置,我在答題之前在每道題的第一頁答題紙上寫上“答:”,便于定位和警示。我的筆寫到了交卷的最后一分鐘。我想,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我盡力了。
關于一建考試,真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我想每個人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夠順利通過,但是請堅信一點中國的考試真的是應試教育。就像陳印大師所說的那樣,一建考試是通過性考試,不是拔優,是考試就總有方法去應對,不要太糾結于知識點,以輕松的心態去面對。時至今日,還想再聽聽陳印老師的課,里面不少人生哲理呢。
免責聲明: 本站提供的任何內容版權均屬于相關版權人和權利人,如有侵犯你的版權。 請來信指出,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 所有資源均由免費公共網絡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請勿公開發表或 用于商業用途和盈利用途。
本文鏈接:http://m.w-link.com.cn/yijian/1531.html
發表評論